搜索
首页 《安石工》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意思:端礼门,金石碑刻,丞相王导写信奸党登记。

出自作者[明]李东阳的《安石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义和政治批判色彩的诗。诗的主题围绕着一个被刻在金石上的“奸党籍”,即列有被认为是奸臣名字的名单。这个名单是由丞相亲手书写的,其中包括了被认为是奸臣的人。诗的叙述者以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即长安的役者安石工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个名单和其中人物的看法。 诗中表达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对丞相手写奸党籍进行了批评。同时,通过长安役者安石工的口,说出“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揭示了普通人对于权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朴素认识,以及他们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这两句,反映了普通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自保,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而“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则进一步展示了公众对不公的不满和反抗。 “碑可毁,亦可建。盖棺事,久乃见。” 这两句表达了历史的公正和真理最终会战胜谎言和不公。最后,“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奸臣的名字和行径最终会被历史记住,而奸党碑虽然可以毁去,但奸臣的恶名却难以消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批判,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公正和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历史的公正和真理最终会战胜谎言和不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长安役者安石工,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
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
碑可毁,亦可建。
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关键词解释

  • 礼门

    引用解释

    1.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语本《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你与他夫妇之情,当劝他由行义路,出入礼门,莫作无益,休为嬉戏。”

    2.指孝友的门族。 鲁迅 《华盖集·补白》:“又有许多好看的古典:五世同堂呀,礼门呀,义宗呀。”

    <
  • 手书

    读音:shǒu shū

    繁体字:手書

    短语:亲笔

    英语:calligraph

    意思:(手书,手书)

    1.亲手写的字;笔迹。
    《史记孝武本纪》:

  • 党籍

    读音:dǎng jí

    繁体字:黨籍

    英语:party membership

    意思:(党籍,党籍)

    1.指宋·元祐的党籍碑。泛指党人的名籍。
    宋·陆游《送范西叔序》:“没又

  • 石刻

    读音:shí kè

    繁体字:石刻

    短语:刻印 木刻

    英语:stone inscription

    意思:
    1.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 丞相

    读音:chéng xiàng

    繁体字:丞相

    英语:ancient term for secretary of state

    意思: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战国·秦悼武王二

  • 奸党

    读音:jiān dǎng

    繁体字:姦黨

    英语:camarilla

    解释:1.亦作\"奸党\"。 2.坏人集团;坏人的同伙。

    详细释义:奸佞为恶的组织。三国演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