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宫春·秋意还深》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意思:楼高和谁一起看,玉桂烟梢。

出自作者[宋]周紫芝的《汉宫春·秋意还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环境的冷清和孤独,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感慨。 首句“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直接引入秋夜的主题,银床露冷,梧桐叶落,描绘出秋夜的清冷和凄凉。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这几句进一步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婵娟”在此指月亮,月亮也似乎为我而羞,可能是因为我的白发和沧桑。时间的流逝让银蟾(月亮)冷冷地照耀着,我只有酒来温暖自己。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离骚是楚辞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作者深深的怨感和悲痛,我把一生的怨感和愁苦都交付给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深深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深感慨。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这几句转向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伤心故人千里”可能指的是与故人的离别和思念。“问阴晴何处”可能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还记今宵”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高楼上看着月亮和桂树的情景。“玉桂烟梢”可能指的是月亮和桂树的美丽景象。“南枝鹊绕”可能表达了喜庆和团圆的氛围,但“此生、飘转江皋”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漂泊不定。 最后,“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清照”可能指的是明亮的月光,也暗示了作者希望未来的生活能有所改善。“为人常到寒霄”可能表达了作者愿意为他人付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环境的冷清和孤独,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感慨。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无助,以及对命运的深深感慨。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

关键词解释

  • 玉桂

    读音:yù guì

    繁体字:玉桂

    意思:
    1.米如玉,薪如桂。喻生活费用之高。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转喻生活豪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