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意思:实际上由持阻松懈,挖眼睛悲伤伍员。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军人精神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两句“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直接点明诗中主题,描绘了河湟地区作为宿兵之地,军人们以劲勇之姿,威震天下。 2.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这里借古喻今,描述战争的频繁,以及诗人对这种战争的看法。诗人借古代对边疆的侵略,来比喻当前的战争情况,同时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3.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分析了战争的利弊,强调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他描绘了战争中的塘设险、甲屯云等场景,并引用了历史上的典故,如“尝胆国”和“怒蛙军”,以此强调了军队的坚韧和智慧。 4. 诗人在描述战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敬仰。“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诗人对那位将军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5. 诗人在诗的结尾部分,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战争,要时刻保持警惕。“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不要过于自信和放松警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军事策略和人民安全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