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千秋岁·苑边花外》 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意思: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千秋岁·苑边花外》

全文赏析

【注释】:
原序: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据词的序文 ,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 )。当时英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在秦观的好友、衡州知州孔毅甫处,见到了秦观的遗作《千秋岁》词。这首词追和《千秋岁》词,为悼念故人之作。
词的上片写在朝为官时的欢乐。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碎”,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弛的快意情状 。“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在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在“严鼓断”两句里,可以想象得到,他们在酒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如果有他们的老师苏东坡在座的话 ,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风起。可惜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绍圣元年(1094 ),章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秦惇等人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
词的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其实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难领会的,他是在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死,坟有宿草,而他仍在奔赴贬所途中 ,岂能久生 !他在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果然死在宜州。“醉卧藤阴盖”,用的是秦观《好事近》词中的句子。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死 ,他感叹“人已去”而“词空在”,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死 ,表示痛惜 。在“兔园”两句里,更强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 。“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 ”,是因为秦观已不在人间。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死,对他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秦观死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是无情的政治风波吞没了他的生命。“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秦观的死,使他感慨百端。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的沉痛情绪。
这首追和秦观的《千秋岁》词,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波涛万顷珠沉海”和秦词末句“落红万点愁如海 ”相比 ,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词末句“仙山杳杳空云海”,却又要劲健、形象得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苑边花外。
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万贯

    读音:wàn guàn

    繁体字:萬貫

    英语:ten thousand strings of cash; great wealth

    意思:(万贯,万贯)
    一万贯铜钱。形容家资富有或价值贵重。

  • 波涛

    读音:bō tāo

    繁体字:波濤

    英语:great waves

    意思:(波涛,波涛)

    1.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
    《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

  • 感慨

    读音:gǎn kǎi

    繁体字:感慨

    短语:慨然

    英语:lament

    意思:
    1.谓情感愤激。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

  • 贯珠

    读音:guàn zhū

    繁体字:貫珠

    英语:string of pearls

    意思:(贯珠,贯珠)

    1.成串的珍珠。
    《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