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意思:竹林深处笋繁密,紫藤架引梢长。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是一首描绘夏日宁静、凉爽的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首联“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诗人描绘了竹林茂密、藤蔓延伸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竹林深笋穊,象征着夏日的生机勃勃,而藤架引梢长则描绘了藤蔓的延伸,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将夏日的特点和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夏日世界。 颔联“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生机和忙碌。燕子在寻找筑巢的地方,蜜蜂则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这些都是夏日里常见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颈联“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则是对夏日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而“花蕊四时芳”则表达了夏日的丰富和多彩。诗人认为,夏日的万物都是值得欣赏和玩味的,无论是花还是果实,无论是草还是树,都是夏日里最美的景色。 整首诗以夏日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中充满了宁静、清凉、生机和美丽,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和宁静。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竹林、藤蔓、燕子、蜜蜂等自然景象,也有花蕊、果实等自然产物,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夏日的美好画卷。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四季更替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梢长

    读音:shāo cháng

    繁体字:梢長

    意思:(梢长,梢长)
    犹言细高挑儿。
    萧红《生死场》四:“大家都知道是打鱼村的李二婶子来了,听了声音,就可以想象她梢长的身子。”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