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而濁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
意思:水动而浊没有固定光,月亮不是离开水而匆忙离开。
出自作者[宋]释道生的《偈颂二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诗,表达了佛教的信仰和修行理念。诗中描述了佛弟子们勇猛精进,常年入山修行,与佛法亲近,如同佛的眷属。佛法如同虚空,无所不在,随缘显现,如同明月照耀一切众生。众生性水无边,佛法也能普遍显现。水静而清现全体,月非取水而遽来;水动而浊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这表达了佛法的无边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情况。
在诗的结尾,作者强调了佛心、我心、众生心平等,佛子应作如是观,既获世间诸利益。这表达了佛教的慈悲和智慧,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要修行得当,就能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各种利益。
最后提到年尽不烧钱,鼠穴被蛇穿,这可能是指修行者应该注重内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追求,同时也应该避免贪图小利的行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的信仰和修行理念,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要修行得当,就能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各种利益。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