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竹》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意思:什么人可以带着玩,清景空瞪大眼睛看着。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新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通过对竹笋的生动描绘,展现出竹笋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姿态。 首段开始描绘竹笋在南阶生长,竹子一天天成长,逐渐遮蔽台阶的情景。竹子的节已经储满了霜,苞叶还掩藏着翠绿,描绘出竹笋的生机和活力。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竹笋抽出的姿态,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靠近门户。这些竹笋在秋天的严酷中傲然挺立,其颜色美丽,甚至可以与春天的景色相媲美。 接下来,诗人笔下的竹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稀疏的竹子巧妙地填补了林中的空缺,仿佛是竹笋们争抢地盘后的结果。它们纵横交错,看似杂乱无章,却又井然有序。风中的枝条尚未摇曳,露水便已凝结成晶莹的泪珠。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究竟谁能携来欣赏这美景呢?这清景实在是令人难以抗拒,让人忍不住一直注视。整首诗以竹笋为对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其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七,当户罗三四。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清景

    读音:qīng jǐng

    繁体字:清景

    意思:
    1.犹清光。
    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唐·储

  • 瞪视

    读音:dèng shì

    繁体字:瞪視

    英语:stared

    意思:(瞪视,瞪视)

    1.怒目而视。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开明》:“开明天兽,禀兹食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