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高密长公主挽歌》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意思:凤逐清箫远,萧鸾随幽镜沉。

出自作者[唐]上官仪的《高密长公主挽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凄凉的景象。诗人以湘渚和娥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凤凰和鸾鸟的离去,以及华芙花的凋零和银烛的侵蚀,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首句“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描绘了湘渚的神秘和娥台的宁静。湘渚是湖南岳阳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娥台则是古代女子的舞蹈场所,象征着女性的柔美和优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湘渚的神秘和娥台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则描绘了凤凰和鸾鸟的离去。凤凰和鸾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吉祥的象征,它们的离去预示着不详的预兆。同时,清箫和幽镜也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和哀愁。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描绘了华芙花的凋零和银烛的侵蚀。华芙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丽和短暂,而银烛则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美丽。 最后两句“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寂寞。平阳宅和平洞房都是古代人们居住的地方,而月冷则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湘渚和娥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凤凰和鸾鸟的离去,以及华芙花的凋零和银烛的侵蚀,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作者介绍 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