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嗟发落》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意思:如果让污垢头巾,解去尘缨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嗟发落》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头发脱落的感慨和接受现实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头发脱落的无奈和感叹。接着,“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则表达了作者对头发脱落的接受态度,认为即使全部掉光,新的生长也并不讨厌。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进一步描述了这种自然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需繁琐洗漱和梳理的舒适生活的喜爱。而“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则描绘了在湿热的夏季,头发轻盈无束缚的状态,让人感到轻松自在,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清净。而“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则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清凉和宁静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自然生活带来的清凉和快乐。最后,“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在僧人的羡慕和对剃发的尊重,也体现了作者对内心清净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头发脱落的接受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内心清净和自由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缨络

    读音:yīng luò

    繁体字:纓絡

    英语:jade-like stone

    意思:(缨络,缨络)

    1.用珠玉串成戴在颈项上的饰物。多作颈饰。
    《晋书四夷传林邑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