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泛舟九曲》 示之帝所遗,惟以溪山睇。

示之帝所遗,惟以溪山睇。

意思:示的皇帝所留下,只有以溪山看。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泛舟九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余骨散九州,头颅此焉寄。》是一首描绘生死、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先,诗中描绘了老王的生命在青冥中混乱,就像夜空中坠落的流星一样,他的遗骸散布在九州大地,而头颅在此寄居。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无常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哀悼。 接着,诗中提到人经历万劫余生,而天意却在一夕之间决定一切。这表达了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 然后,诗中描绘了游艇在沧波中沸腾,仿佛是生命的热情在不断涌动。接着诗中描述了经过数次曲折后,冲然元气闭的景象,这可能象征着生命在经历种种曲折后,最终归于平静。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县峰上升起羽人的景象,毛竹倚靠在仙姊身上。这些意象可能象征着生死轮回、生命永恒的主题。 最后,诗中提到了“辟波齿牙蠹,生死龈腭内”,这可能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思考,即生死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死、自然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哀悼,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生死问题的深刻内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余骨散九州,头颅此焉寄。
人视万劫余,天意一夕计。
游艇沸沧波,仿佛热营卫。
亭午入数折,冲然元气闭。
县峰升羽人,毛竹倚仙姊。
辟波齿牙蠹,生死龈腭内。
世人不解奇,内但识世间事。
示之帝所遗,惟以溪山睇。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帝所

    读音:dì suǒ

    繁体字:帝所

    意思: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
    《史记赵世家》:“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南朝·梁·沈约《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