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昌言求薯蓣苗》 雅意非遗人,野情聊自惬。

雅意非遗人,野情聊自惬。

意思:本意不是给人,野情聊自己满意。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答昌言求薯蓣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冬季和春季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冬实散肥壤,春苗动新叶”,描绘了冬季和春季田园的景象。冬季果实散落在肥沃的土壤上,春季新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现了自然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颔联“雅意非遗人,野情聊自惬”,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这里的“雅意”是指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野情”则是指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这些词语,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颈联“何言好事者,求访来相叠”,写出了诗人对前来寻访田园的人们的态度。诗人并不反感这些人,但他更享受一个人静静地欣赏田园景色的时光。 尾联“会种十亩余,坐取诗盈箧”,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他希望能够种植更多的田地,安静地坐在书房里,创作出更多的诗歌。这种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同时,诗人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人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冬实散肥壤,春苗动新叶。
雅意非遗人,野情聊自惬。
何言好事者,求访来相叠。
会种十亩余,坐取诗盈箧。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雅意

    读音:yǎ yì

    繁体字:雅意

    英语:your kindness

    意思:
    1.素来的意愿;本意。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

  • 人野

    读音:rén yě

    繁体字:人野

    意思:懂礼义的人和愚昧无知的人。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置之虚室,人野何辨?”唐·王勃《山亭兴序》:“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