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膏枕》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意思: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是怕风吹日晒销。

出自作者[唐]薛逢的《石膏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之物的赞美和感叹之诗,它描绘了一种表里通明、洁白如瑶的物体,并表达了对这种物体坚韧不屈、耐得住环境考验的品质的赞美。 首句“表里通明不假雕”,直接点明了这个物体的特征:表里都是通明的,不需要任何雕饰或加工。这是一种对自然之物的直接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 “冷于春雪白于瑶”一句,将这种物体与春雪和白玉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美丽和珍贵。这里的“冷”和“白”都是对其特征的直接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物体的美。 接下来的两句“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描绘了这个物体的使用场景和可能的命运。早晨,人们可以在凉床上欣赏它,但是,它可能会受到风吹日晒的侵蚀,逐渐消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物体坚韧不屈、耐得住环境考验的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带有一些惋惜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种表里通明、洁白如瑶的物体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这种物体坚韧不屈、耐得住环境考验的品质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带有一些惋惜和担忧,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物体可能面临的命运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作者介绍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关键词解释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 只怕

    读音:zhǐ pà

    繁体字:衹怕

    英语:be only afraid of

    意思:犹恐怕。表示疑虑或估计。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怕后生家看得容易了,他日负起心来。”
    清·

  • 凉床

    读音:liáng chuáng

    繁体字:涼床

    意思:(凉床,凉床)
    供纳凉用的床。多用竹子制成。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大床一张,凉床一张,四箱,四橱,箱子里的衣裳盛的满满的,手也插不下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