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李观》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意思:谁说鱼水欢,水枯竭鱼干枯鱼鳞。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赠李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是一首深情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流转。 首先,诗中提到了“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的反思。形影是身体的影子,灯则是照亮生命的灯塔,它们都曾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当灯熄灭,影子也随之离去,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接着,“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进一步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鱼水情深,但水枯鱼死,揭示了生命中无法避免的挑战。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顾和反思。过去,作者可能也是那些满怀恨意的人之一,但现在,他成为了独自笑看人生的那个人。这种转变可能是对生活理解加深的结果,也可能是对过去的释然。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挣扎和转变。他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挣扎,但现在他正在向云端飘去。这可能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这句诗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卧木容易变成蠹虫的食物,弃花也无法再等到春天的到来。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紧迫感。 最后,“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面对美好景色的愁容。尽管面对着美好的景色,他却愁眉苦脸地望着早晨的寂静。这可能是对生活无奈的反映,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反思,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珍贵。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和深度,让人深思。 至于“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这几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像埋藏在匣中的剑一样被遗忘,而剑的光芒只有在出鞘时才会被人们看到。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心情,能像高风一样引导他走向未知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充满了力量和深度,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鱼水

    读音:yú shuǐ

    繁体字:魚水

    英语:fish and water

    意思:(鱼水,鱼水)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甯戚,甯戚应我曰:“

  • 枯鳞

    读音:kū lín

    繁体字:枯鱗

    意思:(枯鳞,枯鳞)
    枯鱼。亦喻处于困境者。
    《隋书儒林传王孝籍》:“伏惟明尚书公动哀矜之色,开宽裕之怀。咳唾足以活枯鳞,吹嘘可用飞穷羽。”
    唐·刘长卿《狱中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