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
意思: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淮安军》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悲怆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辜生命的消逝。
首句“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诗人以白杨在悲风中的摇曳,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哀痛。白杨在风中发出悲鸣,如同在诉说着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哀痛。
“累累死人塚,死向锋镝中”,诗人用具体的画面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死者之多,令人痛心。这里,“累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坟塚之多,暗示了战争中死亡人数之众。而“锋镝中”则直接点明死亡的原因——战争。
“岂无匹妇冤,定无万夫雄”,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死亡和破坏,更是无辜生命的冤屈和无助。这里,“匹妇”和“万夫”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每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无辜之人,后者则代表了那些掌握战争权力的人。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战争无情、无辜生命冤屈的深深痛惜。
“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穷”,诗的结尾再次将视角拉回到战争的现场,诗人登上城楼,望向北方,中原尽收眼底。然而,这辽阔的中原之地,如今却充满了死亡和破坏,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辜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痛恨和无奈。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读来令人痛心疾首,也让人深感和平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