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竹才通径,长松初有槎。
意思:细竹才能通径,长松初有木筏。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南斋独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坐南斋久,忘家似出家》是一首描绘禅修者独坐南斋的场景,表达了禅修者忘我、超脱尘世的境界。
首句“独坐南斋久,忘家似出家”,直接点明禅修者的主题,他独自坐在南斋,长时间地沉浸在禅修的境界中,已经达到了忘我、忘家的境界,仿佛真的出家修行一般。这里的“南斋”可以理解为禅修的地方,“忘家似出家”则表达了禅修者对尘世的淡漠和超脱。
“香烟穠作穗,茶面结成花”,描绘了禅修的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细节。香烟浓郁如穗,茶面平静如镜,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外在环境,也暗示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定力。
“细竹才通径,长松初有槎”,继续描绘禅修的环境,细竹小径通向禅修的地方,长松参天,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坚韧。这两句诗展示了禅修者的环境之优美,同时也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坚韧和清净。
“往还真断绝,一一数归鸦”,最后两句表达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在这里,生死、往还等世俗的观念已经断绝,他只是在数着归巢的乌鸦,象征着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的超脱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者的独坐南斋、忘我超脱的场景,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坚韧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