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杏花天·古城官道花如霰》 行人去了莺声怨。

行人去了莺声怨。

意思:行人走了莺声抱怨。

出自作者[宋]史达祖的《杏花天·古城官道花如霰》

全文创作背景

史达祖的《杏花天·古城官道花如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有关。史达祖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外有金兵侵略,内有权臣弄权。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古城官道上看到杏花飘落的情景,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词中通过描写杏花的飘零,寓意着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同时,也借杏花抒发了对春天易逝的感叹,暗含了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史达祖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城官道花如霰。
便恰限、花间再见。
双眉最现愁深浅。
隔雨春山两点。
回头但、垂杨带苑。
想今夜、铜驼梦远。
行人去了莺声怨。
此度关心未免。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代表作《双双燕·咏燕》,风格工巧绮丽,让人看出在一个饱受折磨的外表之下是一个灵动轻盈的灵魂。

关键词解释

  • 莺声

    读音:yīng shēng

    繁体字:鶯聲

    意思:(莺声,莺声)

    1.黄莺的啼鸣声。
    唐·白居易《春江》诗:“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王逢《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莺声迥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