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游诗》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意思:像飞鹅车火炮,乱打睢阳城。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乘船经过九山如马首的壮丽景象,以及在波涛汹涌的大风浪中经历的惊险旅程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旅程中的惊险与刺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九山如马首的景象,每一座山都奔向洞庭湖,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中描绘了乘船经过这些山下的情景,波浪平静,令人感到幸运。然而,大风忽起,波浪翻腾,小舟如叶轻,忽上忽下,如落千丈坑和千丈坡,景象惊险。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飞鹅车礮”、“白狮子”等,形象地描绘了大风浪的威势,如同猛兽一般,在山下跳狰狞。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经过一番惊险旅程后,诗人在回望九马山时,感慨万千。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同被雨水打湿的茵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生命经历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作者介绍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乱打

    读音:luàn dǎ

    繁体字:亂打

    造句: >查看更多乱打造句

  • 鹅车

    读音:é chē

    繁体字:鵝車

    意思:(鹅车,鹅车)
    攻城用的战车。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謼,鹅车未至,陴者以巨索钩系,投膏炬,车焚,箱间蛮卒尽死。”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