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山下去,平地见朱甍。
意思:明天山下去,公平地看到朱屋脊。
出自作者[宋]马仲珍的《游圆通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行罗浮山》,它是一首描绘夜晚在山中行走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两句“欲坐又还起,白云随我行”,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情景。他本想坐下休息,但又觉得山间的清风白云十分诱人,于是又起身行走。这种动态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山间美景的热爱和追求。而“白云”这一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无拘无束。
“一空皆佛性,群动共秋声”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里的“一空”和“群动”形成对比,动与静交织,显示出山间的宁静和深远。而“佛性”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理解,暗示了他对内心平静和超脱的追求。
接下来的“崩石斜分路,支冈半入城”两句,描绘了山间道路上的景象,石头崩裂,小路崎岖,山冈支离破碎,半隐半现于山林之中。这些细节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最后两句“明朝山下去,平地见朱甍”,描绘了诗人在黎明时分离开山间,看到平地上房屋的景象。这里的“朱甍”象征着人间的繁华和热闹,与前文的静谧山林形成对比。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留恋和对人间繁华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在山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繁华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禅宗思想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