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
意思:世界上耳朵不想听,你希望现在就死。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借琴寄情的诗,表达出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首先,诗人以琴为引子,描绘出一幅美妙的音乐图景。他提到自己的琴是用空桑木制成的,琴弦是金徽玉轸,弹奏起来音韵铿锵,如琳琅之声。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琴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独特品味。
接着,诗人通过琴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上弦弹奏出的薰风之音,让人感受到温暖和煦的气息;下弦则引来凤凰的鸣叫,象征着美好和神圣。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琴声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然后,诗人感叹世人对这样的琴声并不欣赏,而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已经亡故。这里,诗人借用了“钟子期听琴”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寂寥。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将这把琴献给重华,但却路途艰难,无法到达。这里的“献重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琴声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示了知音难觅、美好品质难得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