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
意思:从前听说公族出,他的随从也高车。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铜泽王归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是一首描绘公族子弟生活的诗。公族,在古代是指贵族家族中的一支,他们出身于显赫的家族,拥有高贵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
首两句“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描绘了公族子弟出仕时的盛况。公族出仕,意味着他们凭借家族的力量和声望,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尊重。他们的随从和车辆也因此显得高贵豪华,进一步突显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描绘了公族子弟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们追求行善,乐于助人,不分亲疏贫富,都愿意伸出援手。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接下来的两句“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描绘了公族子弟的教育背景和所学知识。他们承袭了汉家的枝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学习《诗经》和《尚书》等儒家经典,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两句“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描绘了公族子弟对自身的要求和期待。他们虽然拥有优越的地位和丰富的知识,但仍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功德,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他们渴望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公族子弟的生活、为人处世、教育背景和追求,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人格,以及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公族子弟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和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