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意思:多次把琼书拿出袖中,独吟遣句立秋风。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早年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描绘了作者早年生活在北京,听到越地之音,对江海之地的情感愈发深厚。这里的“京华”可以理解为繁华的京城,“越吟”则暗示了作者对越地(江海之地)的思念。而“闻君江海分逾深”则表达了作者对江海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颔联“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兰亭集会,与高僧支道林等一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这里用“若”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描绘了作者在秋风的吹拂下,频繁拿出书卷,独自吟诵着前人的诗句。这里用“琼书”代指书卷,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频把”和“独吟”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尾联“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他看到桂江日夜流淌,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甬东(作者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挥泪”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早年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渴望和迷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