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意思:多次把琼书拿出袖中,独吟遣句立秋风。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早年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描绘了作者早年生活在北京,听到越地之音,对江海之地的情感愈发深厚。这里的“京华”可以理解为繁华的京城,“越吟”则暗示了作者对越地(江海之地)的思念。而“闻君江海分逾深”则表达了作者对江海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颔联“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兰亭集会,与高僧支道林等一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这里用“若”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描绘了作者在秋风的吹拂下,频繁拿出书卷,独自吟诵着前人的诗句。这里用“琼书”代指书卷,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频把”和“独吟”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尾联“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他看到桂江日夜流淌,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甬东(作者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挥泪”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早年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渴望和迷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琼书

    读音:qióng shū

    繁体字:瓊書

    意思:(琼书,琼书)

    1.美称出家人的诗文。
    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玄牝无关锁,琼书捨文字。”
    唐·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