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闻长乐钟声》 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意思: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座闻名。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晓闻长乐钟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 首联“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钟声从汉代园林中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秦郊上方的曙光渐渐照亮了大地。这一联以静物描写为主,通过钟声和曙光的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晨的画卷。 颔联“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寒冷和清新的空气,霜冻使得家家户户都清晰可见,风声在整个城市中传播。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冷冽和清新,为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颈联“已启蓬莱殿,初朝鸳鹭群。”描绘了朝堂的景象,宫殿已经开启,朝臣们如鸳鹭般聚集在一起。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表现了朝政的重要和严肃性。 尾联“能令翰苑客,流听思氛氲。”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翰林院中的一员,为文学做出贡献。这一联通过抒情和期望,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诗以清晨的长安城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朝政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朝政和文学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朝政和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
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已启蓬莱殿,初朝鸳鹭群。
虚心方应物,大扣欲干云。
近杂鸡人唱,新传凫氏文。
能令翰苑客,流听思氛氲。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霜凌

    读音:shuāng líng

    繁体字:霜凌

    意思:
    1.寒霜侵凌。
    唐·戴叔伦《晓闻长乐钟声》诗:“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2.冰凌。
    克非《春潮急》五:“隆冬到初春,川

  • 万户

    读音:wàn hù

    繁体字:萬戶

    意思:(万户,万户)

    1.一万户。
    《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陈师道《赠魏衍》诗之二:“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