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君咏·狄梁公(仁杰)》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意思:等待贤开府,共理登一方。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三君咏·狄梁公(仁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梁公的贞固品质、功勋和影响力。诗中描述了梁公在太后朝中发言,暗中策划储君策,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他敞开相府大门,招贤纳士,共同治理地方,至今仍有许多门生故吏在青云之上。 首句“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直接赞美梁公的坚定信念和功勋,他的事迹如同被刻在竹简上,流传于后世。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描绘了梁公在太后朝中发言的场景,他深思熟虑,暗中策划储君的策略,进一步突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表达了梁公敞开相府大门,广招贤才,共同治理地方的决心。这体现了他的开明和包容,也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 最后,“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表达了梁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他的门生故吏如今已经飞黄腾达,继续追随他的脚步。 整首诗通过对梁公的赞美,表达了对坚贞品质、卓越才能和领导风范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有德有才之人的赞赏和对社会风气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相府

    读音:xiāng fǔ

    繁体字:相府

    意思:
    1.汉代丞相治事的官邸。
    《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
    唐·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

  • 待贤

    读音:dài xián

    繁体字:待賢

    意思:(待贤,待贤)
    谓礼遇贤者。
    《晋书段灼传》:“自穆公至于始皇,皆能留心待贤,远求异士。”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或扬旌求士,或设虡待贤

  • 方伯

    读音:fāng bó

    繁体字:方伯

    英语:ealderman

    意思: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