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意思:但是歌词写在,没有忧虑钟鼎没有。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那些坚守道德原则、不追求功名利禄的隐士。诗中描绘了他们对诗书和学问的热爱,对贫贱生活的满足,对世俗的嘲笑,以及对那些随波逐流、追求虚荣的人的鄙视。
首联“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原宪和陶朱都是历史上的著名隐士,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诗人所赞美的精神相符。诗人用这两位隐士来比喻那些坚守道德原则的人,表达了他对这些人深深的敬仰。陶朱公范蠡在生前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原宪则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人以此表达坚守原则的人,无论在生或死,都不应追求功名利禄。
颔联“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坚守道德原则的人对诗书和学问的热爱,他们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是更在意精神世界的充实。他们并不担忧没有钟鼎玉食,因为他们有诗书为伴,有学问为友。
颈联“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诗人用“随波上下”来描绘那些追名逐利、随波逐流的人,对他们表示了深深的鄙视。诗人坚信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不会遭鬼歔歈,即不会被世人所轻视。
尾联“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诗人以“陋巷曲肱”的典故来赞美那些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却活得充实、快乐,他们的精神世界比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要丰富得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坚守道德原则、不追求功名利禄的隐士的深深敬仰和赞美。诗人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享受。这种精神追求不仅让人活得充实,而且也能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有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