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意思:台上红灯尽,还不肯下金车。
出自作者[唐]曹邺的《恃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昭仪的行为和心态为切入点,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宫廷女性的命运。
首句“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描绘了二月时节的树色美好,而昭仪却骄横奢侈,暗示了她的身份和地位。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这句诗描绘了昭仪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惜砍掉园中的花,即象征着宫廷中无辜的、无害的、无过失的女性。这反映了她的冷酷无情和权力欲望。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的女性们,她们梳着整齐的发髻,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这句诗描绘了君王对昭仪的宠爱,但对其他无辜女性的忽视。这反映了宫廷中权力的不公和偏袒。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这句诗描绘了昭仪在失去宠爱后,仍然不肯下车,暗示了她内心的怨恨和不甘。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这句诗表达了昭仪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助,她失去了自己的家,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最后两句“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进一步揭示了宫廷中女性的命运的不公和无奈。飞燕是昭仪的竞争对手,她因为轻盈的体态而受到君王的宠爱。这暗示了即使拥有美丽的容颜,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以昭仪的行为和心态为切入点,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宫廷女性的命运。通过昭仪的冷酷无情、对权力的欲望、对生活的绝望等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辜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