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王定国问疾》 肝脾得寒热,冰炭迫晨暝。

肝脾得寒热,冰炭迫晨暝。

意思:肝脾脏有寒热,冰炭逼迫早晨天色。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答王定国问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南荒过程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国恩的感激,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作者在南荒的恶劣环境中,通过吸清吐浊、气练骨随的方式,逐渐适应了环境。作者在此段中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他的顽强和毅力。 第二段表达了作者对国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流落他乡的无奈和牵挂。作者在描述自己被牵挽到邻境的过程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段描述了作者在南荒的旅程,包括乘叶舟、藤鞋过重岭等艰难的行程。作者在此段中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第四段描述了南荒的环境恶劣,包括茑萝恶、崖石横等险恶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疾病和纷争的无奈和痛苦。 第五段描述了作者寻求治疗的过程,包括对俚医、蛮觋的尝试,以及老妻和长子的状况。作者在此段中表现出对治疗的渴望和对家人的关心。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对如如性命的坚持和对岁月的无奈。作者在此段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南荒恶劣环境中的坚韧精神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国恩的感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年窜南荒,顽质不伏病。
吸清吐浊秽,气练骨随劲。
澹然久忘归,寂寂就遐屏。
国恩念流落,牵挽畀邻境。
叶舟溯长江,藤鞋过重岭。
峡深茑萝恶,山险崖石横。
恢台夏初发,氛雾秋愈盛。
菘薤食有时,豚羔讵曾省。
门开讼氓入,日晏鳺舌竞。
肝脾得寒热,冰炭迫晨暝。
俚医固空疏,蛮觋剧粗猛。
老妻但坐哭,遗语未肯听。
长子亦在床,一卧昏不醒。
思归未可得,即死副前定。
如如性终在,冉冉岁将冷。
筋骸稍轻安,冠服强披整。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冰炭

    读音:bīng tàn

    繁体字:冰炭

    英语:as incompatible as ice and hot coals

    意思:
    1.冰块和炭火。比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或以喻矛盾沖突。

  • 寒热

    读音:hán rè

    繁体字:寒熱

    英语:chills and fever

    意思:(寒热,寒热)

    1.冷和热。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 肝脾

    读音:gān pí

    繁体字:肝脾

    意思:比喻内心。
    宋·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山光盎盎着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妻单子稚,内外谁支,念此零丁,恻怆肝脾。”

  • 晨暝

    读音:chén míng

    繁体字:晨暝

    意思:旦与夕。
    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查慎行注引《乌台诗案》:“舜举言:‘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