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意思:我生过忧患,常常担心长罪恶。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钱道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由于过于相信书本,对世事缺乏实际的理解,因此作出了超出自身能力承担的承诺。书生一时的快意导致了事后的懊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沉重。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感慨。诗人涉世经历忧患,常常担心自己会犯下错误。但静观世事,还是感到可喜,至少自己的错误尚属浅薄,还可以挽回。
诗的最后提到“钱夫子”,似乎是指一位处世谨慎、不轻易为世事所动的人,与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与钱夫子相遇,无需多言,既无病亦无药,呈现出一种沉静、自省的态度。
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自省意识,通过书生的形象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错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感悟和境界,表达了人应该慎重对待承诺,脚踏实地地处理世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