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书怀四首》 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意思:天天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春日书怀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垂杨大别寺》是一首描绘大别寺美景和寺中生活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寺中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和离别的惆怅。 首联“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大别寺中的亲密关系,他们如同家人一样,无需呼唤便能彼此理解,彼此陪伴。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瘦藤倚花树,花片藉玉壶”,描绘了诗人倚着瘦藤,靠着花树,花瓣飘落在玉壶中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寺中的闲适生活。 颈联“老劂谈绝妙,辛杨句敷腴”,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寺中谈论的精彩内容,以及他们诗文的优美。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文的赞赏和对他们共同追求的文学艺术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大别寺的美景和寺中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感叹人生的短暂,但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惆怅。他一个月三次梦见友人,但现实中却无法相见。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离别后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大别寺的描绘和对寺中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垂杨大别寺,春草郎官湖。
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瘦藤倚花树,花片藉玉壶。
老劂谈绝妙,辛杨句敷腴。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
时邀野僧语,间与琴工俱。
酒阑兴未了,左转城南隅。
大江围楚碧,烟水入玄虚。
留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
一月三见梦,梦中相与娱。
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武昌鱼

    引用解释

    三国 吴 嗣主 孙晧 从 建业 迁都 武昌 ,丞相 陆凯 进谏,疏中引童谣:“寧饮 建业 水,不食 武昌 鱼”。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武昌 鱼指 武昌 附近所产的团头鲂。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秋来倍忆 武昌 鱼,梦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