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争名》 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

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

意思:彻底辱不甘心英气阻,错误疏漏还有正直的人知道。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争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名誉、才华和价值的看法。 首联“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名誉并不在于刻意追求奇特,而在于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 颔联“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则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遭受穷困和屈辱,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诗人也相信,即使被世人疏远,还有正直的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颈联“荷香浥露侵衣润,松影和风傍枕移。”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环境和恬静的心境。荷香、松影、和风等意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体现了诗人的高雅品味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尾联“只此共栖尘外境,无妨亦恋好文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认为只要能够享受清静的生活环境和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就能够得到满足和幸福。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名誉、才华和价值的看法,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诗。
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
荷香浥露侵衣润,松影和风傍枕移。
只此共栖尘外境,无妨亦恋好文时。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还有

    读音:拼音:hái yǒu 五笔:gide

    还有的解释

    词语分解

    • 还的解释 还 (還) á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偿付:归还。偿还
  • 穷辱

    读音:qióng rǔ

    繁体字:窮辱

    意思:(穷辱,穷辱)
    困穷耻辱。
    《战国策秦策三》:“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解释:1.困穷耻辱。

  • 英气

    解释

    英气 yīngqì

    [heroic spirit] 英武、豪迈的气概

    英气勃勃

    引用解释

    1.英武豪迈的气概;锐气。《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评》:“ 策 英气杰济,猛鋭冠世。”

  • 有正

    读音:yǒu zhèng

    繁体字:有正

    意思:指掌政的大臣。
    《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孔传:“正,官治。”
    孙星衍疏:“郑注《周礼萍氏》引此文‘正’作‘政’。疏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