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夏有感》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夏物争滋荣。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夏物争滋荣。

意思:我从生病卧胡同,三次夏季万物争滋长。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初夏有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深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万物的繁荣生机,对比自己病榻上的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向往,以及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夏天的景象,生机盎然的植物,争相开放的花朵,高大的树木,密密的叶子,每一处都充满了生命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亭水馆的美景,丰富的色彩和果实。同时也描绘了各种鸟类和昆虫的生活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己病中的情况。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卧病在床,但心胸之气依然怦怦跳动,筋骨酸痛,头晕目眩,强食难以使肌肤丰满。这一段对比了诗人自身的境况和自然界的生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病中的困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虽然身体落在众人之后,但他的志向一直是追求像轲卿那样的人。十年来的万事坎坷,奔波劳累,但仍然不足以维持生活。尽管生活艰难,诗人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未曾改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境况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夏物争滋荣。
红英紫萼逐风尽,高干密叶还阴成。
山亭水馆处处好,朱碧万实相骈擎。
林乌梁燕各生子,翅羽已足争飞腾。
雉鸡五色绣新翮,鷕鷕慕匹相随鸣。
穴蜂露蝶亦有类,欻往复聚何翾轻。
箔蚕满室事方盛,茧缀下上如连星。
麦芒身颍错杂出,高垅大泽填黄青。
物从草木及虫鸟,无一不自盈其情。
嗟我独病不如彼,胸气卧立常怦怦。
筋酸骨楚头目眩,强食岂得肌肤盈。
我身今虽落众后,我志素欲希轲卿。
十年万事常坎壈,奔走未足供藜羹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闾巷

    读音:lǘ xiàng

    繁体字:閭巷

    英语:alley; lane; alleyway

    意思:(闾巷,闾巷)

    1.里巷;乡里。
    《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售乎闾巷者,良僕

  • 得病

    读音:dé bìng

    繁体字:得病

    短语:害 患 扶病 受病 害病 病 卧病 病倒 有病 带病 闹病

    英语:to fall ill

    意思:患病,生病。

  • 滋荣

    读音:zī róng

    繁体字:滋榮

    意思:(滋荣,滋荣)
    生长繁茂。
    汉·张衡《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三国·魏·曹植《登臺赋》:“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