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
意思:高秋能敲碰,天籁忽然成文字。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是一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描绘的诗。
首先,诗人通过“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在敲击着生命的琴弦,而天籁之音则如同文字般自然流淌出来。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的声音与文字联系起来,表达了自然的韵律和诗歌的优美。
接着,“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深度和内涵,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这里的“苦调”指的是诗歌中的深沉情感和苦涩情感,“灵音”则是指诗歌的优美和深远意境。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体验。他曾经在茅峰上祭天,在笠泽中与云相伴。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之情。
最后,“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愿意在山中漫步,享受自然的恩赐,并且愿意在山林中度过三年的时光,只要能够有一醺的醉意就足够了。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山林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山林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之情,以及对人生的追求和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