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意思:研究象清献乖崖模型,人在原第二子野间。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地方官员的,通过描述他的宽厚待人、公正执法、清廉自守等品质,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 首句“八郡皆知德度宽”,表达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他的宽厚待人得到了八郡百姓的认可和赞扬。第二句“缿筒罢设讼堂闲”则表明,由于这位官员的公正执法,使得原本用于收集民间告状的缿筒(一种用于收集民间意见的容器)不再需要设立在讼堂上,讼堂也因此变得清闲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分别用历史上两位著名清官的事迹来形容这位官员的治理风格。其中,“清献”指的是北宋名臣刘安世,“乖崖”指的是南宋名臣张咏;“原明”则是这位作者自己的故乡,也是这首诗中的地点。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治理风格既像刘安世、张咏那样清廉自守,又像原明的子野一样公正执法。 接下来的两句“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则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清廉自守和公正无私。这里用“珠鱼”和“金鹤”来比喻那些不切实际的贡品,暗示这位官员不会接受那些无意义的贡品,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 最后两句“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表达了这位官员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他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跟随这位官员去雁山视察工作。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地方官员的赞美和敬意,表达了对公正、清廉、自守等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优秀官员的期待和要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
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
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明子

    读音:míng zǐ

    繁体字:明子

    意思:松明。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不断增加的积极分子们,像明子一样,到处去点火。”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走近一看,原来地下烧着几块松木明子。”<

  • 在原

    读音:zài yuán

    繁体字:在原

    意思:《诗小雅常棣》:“嵴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因以“在原”指兄弟。
    《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太宗保字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