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意思:研究象清献乖崖模型,人在原第二子野间。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地方官员的,通过描述他的宽厚待人、公正执法、清廉自守等品质,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
首句“八郡皆知德度宽”,表达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他的宽厚待人得到了八郡百姓的认可和赞扬。第二句“缿筒罢设讼堂闲”则表明,由于这位官员的公正执法,使得原本用于收集民间告状的缿筒(一种用于收集民间意见的容器)不再需要设立在讼堂上,讼堂也因此变得清闲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分别用历史上两位著名清官的事迹来形容这位官员的治理风格。其中,“清献”指的是北宋名臣刘安世,“乖崖”指的是南宋名臣张咏;“原明”则是这位作者自己的故乡,也是这首诗中的地点。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治理风格既像刘安世、张咏那样清廉自守,又像原明的子野一样公正执法。
接下来的两句“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则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清廉自守和公正无私。这里用“珠鱼”和“金鹤”来比喻那些不切实际的贡品,暗示这位官员不会接受那些无意义的贡品,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
最后两句“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表达了这位官员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他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跟随这位官员去雁山视察工作。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地方官员的赞美和敬意,表达了对公正、清廉、自守等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优秀官员的期待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