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遇乐·灯舫华星》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

意思:把橘子袖子冷,吹藜漏,又到一年来去年离开。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永遇乐·灯舫华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元宵节的,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赏灯、吃汤圆、猜灯谜等民俗活动的节日。这首诗通过对元宵夜景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无奈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灯舫华星、崖山矴口的夜景,月光如璧、花灯如银,春事匆匆,表达了元宵夜的美丽和短暂。接着,诗中又描绘了麟洲清浅、鳌山流播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后,诗中又描绘了人们在小庙看灯、团街转鼓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元宵节的喜爱和重视。接着,诗中又通过传柑袖冷、吹藜漏尽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最后,诗中还通过空犹记、弓弯一句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无奈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元宵夜景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无奈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
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
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来去

    读音:lái qù

    繁体字:來去

    英语:make a return journey

    意思:(来去,来去)

    1.来和去;往返。
    晋·鸠摩罗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

  • 传柑

    读音:chuán gān

    繁体字:傳柑

    意思:(传柑,传柑)
    亦作“传甘”。
    北宋上元夜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以黄柑相赠,谓之“传柑”。
    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诗之三:“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 漏尽

    引用解释

    1.刻漏已尽。谓夜深或天将晓。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二年》:“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詔吏开门。” 清 方苞 《弟椒涂墓志铭》:“吾父喜交游,与诸公夜饮,或漏尽乃归。”

    2.佛教语。谓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 南朝 宋

  • 去岁

    读音:qù suì

    繁体字:去歲

    英语:last year

    意思:(去岁,去岁)
    去年。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且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今兹首夏,将亚冢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