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浪淘沙·拂袖入山阿》 拂袖入山阿。

拂袖入山阿。

意思:甩袖进山阿。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浪淘沙·拂袖入山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拂袖入山阿。深隐松萝”,诗人挥袖远离尘世,进入深山老林,隐身于松萝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决心和勇气。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掬流洗耳厌尘多”一句,诗人用“掬流”表达了对清净之水的喜爱,用“洗耳”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的向往。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的厌烦和渴望摆脱的决心。 “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两句,诗人以“石上一般清意味”来形容山林中的清净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他不羡慕渔夫所穿的蓑衣,表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日月静中过。俗□消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过着平静、淡泊的生活,逐渐消磨了世俗的欲望和烦恼。 最后,“风瓢分付与清波。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两句,诗人将生活比作风瓢,随波逐流,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同时,他嘲笑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不满,更加彰显了他对清净、自然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描绘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拂袖入山阿”、“石上一般清意味”、“风瓢分付与清波”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拂袖入山阿。
深隐松萝。
掬流洗耳厌尘多。
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
日月静中过。
俗消磨。
风瓢分付与清波。
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拂袖

    读音:fú xiù

    繁体字:拂袖

    英语:[Formal] to give a flick of one\'s sleeve

    意思: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
    《太平广记》卷一

  • 入山

    读音:rù shān

    繁体字:入山

    意思:
    1.进入山里。
    《史记外戚世家》:“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