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慧勤归余杭》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意思: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慧勤归余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越俗的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他们在豪华的雕墙、佛屋、精美的饮食等方面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放弃这些舒适生活,栖身于客京坊的无奈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越俗的雕墙之风,他们倾尽家财,事雕墙,甚至在佛屋上更是奢侈,有如耽耽欲盖的侯王般的气派。他们的居室四壁金煌煌,文彩晶莹,丹漆光洁,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这种描绘展现了越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他们放弃这种舒适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他们辛勤营造的一室,有如燕巢梁上,虽然生活看似安逸,但却缺乏真实的人情味。南方精美的饮食,如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却只能空等日昃而不能尝。这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诗中还描绘了东南地区的秀美山水,余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这些描绘展现了越俗生活的另一面,即他们追求自然之美和清雅之乐。然而,这种生活却被车马尘和鬓发染成的霜所破坏,与他们的初衷相违背。 最后,诗中提出了三者孰苦乐的问题,即越俗的生活、客京坊的生活和东南山水的生活,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苦乐之源?诗人对此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越俗生活的同情和对他们选择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越俗的生活追求和无奈选择,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俗僭宫室,倾赀事雕墙。
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
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
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
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余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
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四方

    读音:sì fāng

    繁体字:四方

    短语:方块 方框

    英语:four-way

    意思: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

  • 乐子

    读音:lè zǐ

    繁体字:樂子

    英语:fun; pleasure

    意思:(乐子,乐子)
    方言。快乐的事。
    老舍《茶馆》第三幕:“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