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
意思: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蚂蚁书夜声。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梁武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浮山未破和水中的腥味,以及人们对东海蒲塞和牺牲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浮山未破水先腥”,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浮山未破之前,水已经充满了腥味。这不仅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也隐喻了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浩浩蝇蚁书夜声”一句,诗人用“浩浩”形容声音的喧闹,用“蝇蚁”形容数量众多,用“书夜声”描绘出一种混乱、无序、充满争斗的场景。
“东海不知蒲塞味”,这句诗以东海的广大无边,蒲塞的淡而无味,形成鲜明的对比。蒲塞是沿海地区的一种食物,诗人用它来象征着贫瘠的土地和艰苦的生活。而东海则象征着富饶和繁华,诗人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谁人十万作牺牲”,这句诗中,“谁人”表示疑问,“十万”表示数量巨大,“作牺牲”表示奉献和牺牲。诗人以此表达出人们对于改变生活的渴望,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为了美好的生活而付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贫困、生活无望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