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涟上别王秀才》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意思:飘飘摇摇经远方,客人想满尽的秋天。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涟上别王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客的深深关怀和劝诫。 首联“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直接描绘了远行客的孤寂和思乡之情。飘飖,即飘荡,形容旅途艰辛。经远道,表示旅途漫长。客思,客居他乡的愁思。穷秋,深秋,此时离乡的客人更感凄凉。浩荡,形容江水的无边无际,暗指客人的行程也如此。君行殊未休,表示作者对客人旅行的担忧和劝诫。 颔联“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则进一步描绘了客人的旅程的艰难和危险。“崎岖”形容山路坎坷,“海侧”则暗示了旅途的遥远。无前俦,表示旅程的艰难前所罕见。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表达了作者对客人忽然想要投奔他乡的惊讶和惋惜。 颈联“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描述了客人的旅途环境,充满了凄凉和悲伤。“东路”暗示了客人的离别,“楚歌复悲愁”则描绘了旅途的寂寞和哀愁。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关怀和担忧。 最后两联“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则是作者对客人的劝诫和关怀,希望他好好保重自己,不要虚度青春。“赠言岂终极”,表示作者的赠言只是临别的赠言,而他的关怀却是永恒的。“慎勿滞沧洲”,沧洲,即水边地,暗指客人的故乡。这句话告诫客人不要长久地滞留他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远行客的深深关怀和劝诫,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
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
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
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
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远道

    读音:yuǎn dào

    繁体字:遠道

    短语:长途 长距离 远程

    英语:a long way

    意思:(远道,远道)
    犹远路。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

  • 飘飖

    读音:piāo yáo

    繁体字:飄颻

    意思:(飘飖,飘飖)

    1.风吹貌。
    《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飖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注:“飘飖,风驰貌。”
    晋·傅玄

  • 经远

    读音:jīng yuǎn

    繁体字:經遠

    意思:(经远,经远)

    1.经涉远途。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欲经远而乏舟车之用。”

    2.谓作长远谋划。
    《三国志魏志

  • 道客

    读音:dào kè

    繁体字:道客

    意思:道士。
    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八:“尽得仙家法,多持道客斋。”
    唐·皮日休《五贶诗华顶杖》:“金庭仙树枝,道客自携持。”

  • 穷秋

    读音:qióng qiū

    繁体字:窮秋

    意思:(穷秋,穷秋)
    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之一:“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韩愈《鸣雁》诗:“嗷嗷鸣雁鸣且飞,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