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
意思:飞鸟与鱼潜在,明智善因物。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拘士笑大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对拘泥于常规、刻板无变通之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那些善于因物、善于适应的人表示了赞赏。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段开始,诗人以“拘士笑大方,俗吏缚文律”开篇,表达了对那些拘泥于常规、刻板无变通之人的不满。他们如同被束缚的方士,被世俗的官吏束缚在繁琐的法规之中,无法灵活应对变化。
接着诗人用“当其擅私智,辙覆千里失”进一步说明,他们过于依赖个人的私智,往往会因为一己之见而犯下大错,导致千里之失。这无疑是对那些过于自信、过于固执己见的人的批评。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以“鸟飞与鱼潜,明哲善因物”为引,表达了对善于因物、善于适应的人的赞赏。他们如同鸟儿飞翔、鱼儿潜游,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这是对灵活变通、善于因物的人的赞美。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蒯缑装太阿,付驺斩刍秣”、“齐王好吹竽,楚客善鼓瑟”等,形象地描绘了善于因物的人的行为和态度。这些比喻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深意。
最后诗人以“卫妇新上车,戒御无笞服。教母灭灶突,徙薪始入室。”等句,表达了对善于因人、善于教化的人的赞赏。他们如同新上车的卫妇,能够引导驾驭者遵循规矩;如同教人灭灶突的人,能够提前预防火灾的发生。这些都是对善于因人、善于教化的人的赞美。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灵活变通、善于因物、善于因人、善于教化的人的赞赏,同时也对刻板无变通之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此外,诗人还通过引用庄子的言论“外物不可必”,表达了对灵活变通、善于适应的人的肯定和支持。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主题鲜明、寓意深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灵活变通、善于适应的人的赞赏和对刻板无变通之人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