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
意思:突然气肃寒冷,一天晚上一起沉冥。
出自作者[宋]叶茵的《杂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虫鸣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虫鸣的声音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欣赏。
首先,诗中描述了北窗下虫鸣的情景,这些声音在树林间回荡,各自演奏着或大或小的乐章,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声线和旋律,它们的大小和形式是自然赋予的。这里的“各奏小大”和“随其形”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虫鸣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
接着,诗人在描述声音的同时,也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氛围。突然间,天气变得寒冷而肃杀,一夜之间,所有的生命都陷入了沉寂。这里的“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描绘了秋天的夜晚,冷冽的空气和深沉的夜色,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尘世中的士人作为对象,让他们仔细聆听秋虫的声音。这里的“试语尘中士”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细听秋虫声,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尊严,从而更加珍视和欣赏生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虫鸣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欣赏。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感受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