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诗》 偶遇山川成独往,晚知忧乐是同流。

偶遇山川成独往,晚知忧乐是同流。

意思:偶然遇到山川成单独去,晚知道忧愁乐是同流。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述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与人畸后与天侔,诗境从心得自由。 偶遇山川成独往,晚知忧乐是同流。 百年易尽从崖去,千圣相逢到顶休。 已堕形骸无旦暮,浮云逝水任悠悠。》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悟和追求自由的诗。 首联“与人畸后与天侔,诗境从心得自由。”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追求,不随波逐流,追求自由自在的诗境。这里的“与人畸后”表示与众不同,“诗境从心”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真实的内心世界。 颔联“偶遇山川成独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川之间独自行走,表现出一种孤独和自由的精神状态。而“晚知忧乐是同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忧乐的深刻理解,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他人的忧乐,与他人同流。 颈联“百年易尽从崖去”,诗人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豁达和乐观。“千圣相逢到顶休”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希望能与千圣相逢,达到人生的顶峰。 尾联“已堕形骸无旦暮,浮云逝水任悠悠。”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像浮云逝水一样自由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关注他人的忧乐,追求知识和真理,同时也要摆脱肉体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与人畸后与天侔,诗境从心得自由。
偶遇山川成独往,晚知忧乐是同流。
百年易尽从崖去,千圣相逢到顶休。
已堕形骸无旦暮,浮云逝水任悠悠。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山川

    读音:shān chuān

    繁体字:山川

    英语:mountains and rivers; land; landscape

    意思:
    1.山岳、江河。
    《易坎》:“天险,不可升也,

  • 同流

    读音:tóng liú

    繁体字:衕流

    意思:
    1.诸水合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
    北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