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马贵阳画册》 点缀太平年。

点缀太平年。

意思:点缀太平之年。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咏马贵阳画册》

全文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作者就运用历史典故,由“极北龙归”引出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君臣偏安江左,苟且偷安。以“江东马渡”四字概括了这一历史事件。然后以“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描写南宋宫廷苟安享乐,醉生梦死的生活。“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二句又由南宋朝廷联想到渐渐滋长的亡国隐患,帝王将相们哪里知道,那些整天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过着苟安生活的王孙公子们,有一天也会步陈后主的后尘,大敌当前而束手无策,最后导致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三句又由南宋王朝想到唐朝。以李隆基、杨玉环事喻指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去的史实。“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四句又由唐转入宋,感慨万分:可惜当初那些丹青妙手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爱国志士的英雄形象画在凌烟阁上流传千古呢?从而引出下文“风景凄然”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残山剩水的眷恋之情。结尾“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二句以景结情,暮鸦聒噪,蔓草萋萋,昔日金碧辉煌故都已变成废墟,我也像一片枯叶一样随风漂泊,无依无靠。抒发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 全词运用典故抒发感情,纵横跌宕,慷慨激昂,意境深远。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安误国、不思进取的愤慨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
点缀太平年。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
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
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
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
风景极凄然。
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
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点缀

    读音:diǎn zhuì

    繁体字:點綴

    短语:装潢 饰 装裱

    英语:(v) enhance; beautify

    意思:(点缀,点缀)

    1.加以衬托或装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