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傍松一首》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意思:登上高处抚逵路,巨干天冷落。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道傍松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入闽多古松》是一首对古代松树的生动描绘,它通过描绘松树的生存环境、生长状态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进入福建后,道路两旁布满了古老的松树,疏密有致。这些松树在过去的战争中未受到破坏,经过长时间的遮蔽,已经长得枝繁叶茂。这种描绘展示了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些懒散的游民在深夜偷偷砍伐松树取脂膏的场景。这种描绘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和破坏,以及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诗人用“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这样的词句,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谴责和痛心。 然后,诗人进一步引申到人类的残忍行为对生命的影响,比如“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意思是砍断人的脚,人就会站立不稳,随时可能倒下。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以及人类对生命的残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珍惜这些松树,因为它们为人们提供了短暂的光明,却为生命提供了长久的庇护。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遵守官府的规定,不要滥砍滥伐,以免破坏生态环境。此外,诗人也呼吁官吏不要对无辜的人进行无理的盘问和惩罚,要公正执法。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和生命。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登高

    读音:dēng gāo

    繁体字:登高

    短语:

    英语:uphill

    意思: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萧瑟

    读音:xiāo sè

    繁体字:蕭瑟

    短语:凄厉 凄凉 苍凉

    英语:rustle in the air

    意思:(萧瑟,萧瑟)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