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子上弟之石井》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意思:四海还这么,何况我同宗结盟。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子上弟之石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赞赏的诗。诗人通过赞美对方的才华和品格,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喜爱。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感慨。 首句“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苦短,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胸襟。接下来,“君年甫弱冠,已有後异声。”赞美了对方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杰出的才华和名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对方的才华,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方的文学造诣高超,可以媲美古代文学大师。同时,“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敬仰和钦佩之情,认为对方的才华和品格是自己生平仅见,无人可比。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对方以及济翁之间的亲密关系,认为他们就像是自己的亲生兄弟一样。“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则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困顿无助,但是有了这两位朋友的陪伴和安慰,让自己感到眼前一亮。 最后,“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因为济翁已经离开荆州,对方也已经离开了石井,自己年老力衰,有话无处诉说,感到十分落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君年甫弱冠,已有後异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
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
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
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
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
怀哉勿重陈,呼酒且细倾。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宗盟

    引用解释

    1.天子与诸侯的盟会。《左传·隐公十一年》:“ 周 之宗盟,异姓为后。” 杨伯峻 注:“宗盟者,犹言会盟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代之业也。”

    2.同宗;同姓。 唐 骆宾王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旧唐书·

  • 而况

    读音:ér kuàng

    繁体字:而況

    英语:much less; let alone(何况)

    意思:(而况,而况)

    1.《易干》:“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 如许

    读音:rú xǔ

    繁体字:如許

    英语:so; like this

    意思:(如许,如许)

    1.像这样。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