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麻线堆》 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意思:何况看峡谷山路,由于来欠公平治理。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麻线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路的诗,通过对山路险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行路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以及对新路修筑的赞美和期待。 首先,诗中通过对云木高耸、山路险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山路的艰难险阻。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峰危,上有路千折,纍緆如萦丝,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艰险和不易。接着,诗中又通过逼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腾猱尚愁苦等句,进一步表达了行路的艰辛和不易。 然而,诗中又通过对新路的描绘,表达了对新路修筑的赞美和期待。新路改自旧路,不仅减少了行路的艰辛和不易,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新路的修筑也得到了官吏的支持和帮助,如德宝者、孙少府等人的参与和努力。 最后,诗中通过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等句,表达了对天险的肯定和对新路修筑的期待。作者认为天险虽然固自若,但只要人们努力修筑,就可以让它略成蹊径,方便人们的出行。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的描绘和对新路修筑的赞美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行路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和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和期待。同时,也通过德宝者、孙少府等人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对社会治理的积极贡献和责任担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峰危。
上有路千折,縺缕如萦丝。
是为麻线堆,厥险天下稀。
逼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
腾猱尚愁苦,游子将安之?
浮屠德宝者,悲智绪等慈。
随山刊古木,寻壑得长矶。
舆梁捷飞度,布石绵阶梯。
自从新路改,重趼无斋咨。
县有孙少府,琬琰劖文词。
勿云此事小,惟有行人知。
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官吏既弗迹,谁肯深长思?
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
土工运畚锸,石工操凿椎。
烈火败硗确,筑沙填隙巇。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平治

    读音:píng zhì

    繁体字:平治

    英语:bring

    意思:
    1.谓合法度。
    《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

  • 由来

    读音:yóu lái

    繁体字:由來

    短语:迄今为止 迄今 至此 至今

    英语:origin

    意思:(由来,由来)

    1.自始以来;歷来。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