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路纠归老丹阳》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意思:富贵又有,可惜你宁愿拉着。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送路纠归老丹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辞官归隐的想法。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直抒胸臆等,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宁闻有余论,但问我何如。”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他不需要再等待年岁的增加来获得满足,他的心意已经足够充实,不需要再追求更多的东西。对于那些只关心他如何的人,他宁愿听到真实的评价,而不是多余的议论。 颔联“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描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威望,他才华横溢,名声在外,气势压倒了许多儒生。这一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威风,也为后面的辞官归隐做了铺垫。 颈联“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他没有得到官场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只能与青蛙蟾蜍为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中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失望。 随后,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转变,“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曾何愧俯仰,颇亦因嗫嚅。”他晚年被录用为府中掾吏,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直前不踌躇,没有感到惭愧和犹豫,这也是他归隐的原因之一,他不再需要追求官场地位和认可。 在描述了官场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之后,作者转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他有了足够的粮食和酒水来糊口娱乐,一旦辞去了官职,他就不再需要顾虑和犹豫。 最后,作者以两疏为例,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这两疏是指谢安和其兄谢据,他们辞官后隐居江海,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内心充实。作者也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离开官场,回归自然和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用典、对比、直抒胸臆等,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
宁闻有余论,但问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
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
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
曾何愧俯仰,颇亦因嗫嚅。
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
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
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
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
妙语发幽光,东坡为欷歔。
不知两疏去,能亦有此无。
聊为三径资,从子并门居。

关键词解释

  • 富贵

    读音:fù guì

    繁体字:富貴

    短语:丰饶 腰缠万贯 富庶 余裕 方便 荣华富贵 绰绰有余 宽裕 丰厚 松 从容 有余 富有 丰裕 宽 富 丰衣足食 松动 富足 富裕 富饶

    英语:

  • 亦何

    读音:yì hé

    繁体字:亦何

    意思:何其;多么。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