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青玉案·雪销未尽残梅树》 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意思:杵歌串串,鼓声层叠,参与奖赏元宵舞。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青玉案·雪销未尽残梅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节日的怀念。 首先,诗的开头,“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黄昏时的景象,雪花尚未完全消融,梅树上还挂着残雪,而风又送来了黄昏时分的雨。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凄美的感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这里回忆起过去元宵节的欢乐场景,人们在小红楼的旁边欢歌笑语,伴随着捣衣声和鼓声,大家都在期待着元宵节的舞蹈。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热闹而充满节日气氛的画面。 然后,“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这里笔锋一转,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由于远离家乡,鬓发已经愁白如缕,他在梦中都还在想着家乡的柑橘和元宵节的欢乐。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诗人在结尾处再次回到现实中,他询问自己今夜元宵节将在哪里度过?在群山环绕的茅屋中,只有炉火、败壁和闪烁的渔火陪伴着他。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节日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销未尽残梅树。
又风送、黄昏雨。
长记小红楼畔路。
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
海上传柑梦中去。
今夜上元何处度。
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元宵

    读音:yuán xiāo

    繁体字:元宵

    英语: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意思:
    1.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亦

  • 杵歌

    读音:chǔ gē

    繁体字:杵歌

    意思:夯歌;打夯号子。
    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自嘉会门至丽正门,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辂之往来。每队各有歌头,以綵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按,《左传襄

  • 叠叠

    读音:dié dié

    繁体字:疊疊

    意思:(叠叠,迭迭)
    层层重叠貌。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四:“高坟叠叠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
    明·许潮《武陵春》:“青山叠叠水潺潺,水自悠悠山自闲

  • 预赏

    读音:yù shǎng

    繁体字:預賞

    意思:(预赏,预赏)
    谓提前放灯供人观赏。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籸盆照耀,有同白日,仕女观者,中贵邀住,劝酒一金盃令退,直至上元,谓之预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