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韵和酬》 忆我茅庐欹枕处,当君骢马着鞭时。

忆我茅庐欹枕处,当君骢马着鞭时。

意思:记得我茅屋斜枕处,当你骢马着鞭子时。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韵和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仕途的祝福。 首句“绣衣不间薜萝衣,春暮嘉川入咏思”,诗人以友人的衣着——绣衣,不拘一格,不似世俗之人,以衣饰定人,赞美友人的不俗之风。同时,又以春暮时节的嘉川景色入诗,引发友人的思念,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忆我茅庐欹枕处,当君骢马着鞭时”,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想起友人骑着骏马、挥着马鞭的英姿,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展眉喜近龙头境,回首伤遥鹤发期”,这两句诗表达了友人对仕途的期待和忧虑。他希望能够接近龙头(喻指朝廷),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担心年华老去,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两句“从此亲题山馆里,多情顿掩浪仙诗”,诗人鼓励友人在山馆中题诗,抒发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人超越浪仙(即李商隐)的才华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仕途的祝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衣不间薜萝衣,春暮嘉川入咏思。
忆我茅庐欹枕处,当君骢马着鞭时。
展眉喜近龙头境,回首伤遥鹤发期。
从此亲题山馆里,多情顿掩浪仙诗。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茅庐

    读音:máo lú

    繁体字:茅廬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庐,茅庐)
    亦作“茆庐”。
    草屋。
    唐·张籍《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骢

  • 处当

    读音:chǔ dāng

    繁体字:處噹

    意思:(处当,处当)
    I
    判决,决断。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冀州有疑狱,章帝见问统,统处当详平,克厌上心。”
    《晋书顾荣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