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题黄鹤楼》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意思:芳草不知道鹦鹉遗憾,晴天看到的只有汉阳城。

出自作者[宋]柴望的《重题黄鹤楼》

全文赏析

《重题黄鹤楼》是宋代诗人柴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江山形胜,颔联抒发感慨,颈联写景寄情,尾联感叹兴废。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尺高楼倚翠微,烟光山色淡空霏”,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诗人用“百尺高楼”来形容黄鹤楼的高度,用“倚翠微”来表现黄鹤楼与周围山水相依相偎的美景。接着,诗人用“烟光山色淡空霏”来描绘黄鹤楼周围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一种朦胧、淡雅的意境。 颔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用“云横九派”来比喻国家的动荡不安,用“浮黄鹤”来象征国家的飘摇不定。接着,诗人用“浪下三吴起白烟”来描绘江南地区的水患灾害,表现出一种悲凉、凄凉的气氛。 颈联“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人以陶渊明为代表,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尾联“楚江横月一枝高,遥想故人渺渺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楚江横月一枝高”来描绘楚江夜景的美丽,用“遥想故人渺渺时”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总之,《重题黄鹤楼》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从崔颢题诗后,更有何人吊祢衡。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五百年前黄鹤去,閒寻鸥鹭订诗盟。

关键词解释

  • 鹦鹉

    读音:yīng wǔ

    繁体字:鸚鵡

    意思:(鹦鹉,鹦鹉)

    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