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
意思:想到刚才忘记返回,路尽头才回家休息。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日日出东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出东城门外游览,抒发了思归之情,并感慨人生无常,功名富贵皆是短暂虚幻的。诗歌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
首二句“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聊。接下来“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则通过守门卒的嘲笑,表现了人们对诗人行为的不解和疑惑。
诗人则以“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来回应,表明自己并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忧郁。这种情绪状态在下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描绘和抒发。
“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表现了诗人在游览中忘却时间,不知不觉走到了路的尽头,才意识到该回家了。这种情境既展现了诗人的自然状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悬知百岁后,父老说故侯”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预测,他知道百年之后,人们只会记得那些曾经的权贵和名人。而“古来贤达人,此路谁不由”则进一步说明,这种人生经历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诗人自己。
最后两句“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百年之后,一切都将归于尘土,没有必要过于追求眼前的荣华富贵。整首诗语言平易晓畅,但意蕴深刻,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