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意思:共悲来夏口,什么事更南征。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夏口风光的赞美和对远行客的关怀之情。 首联“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夏口风光的悲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南征行动的疑问和担忧。夏口是长江中的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水相依,风景如画,是文人墨客常常流连的地方。作者在这里悲喜交加,表达了对夏口风光的热爱和对南征行动的疑虑。 颔联“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进一步描绘了夏口的春景,雾露弥漫,行人稀少,但潇湘一带春草却已经萌发,生机勃勃。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口风光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莺啼猿啸来表达作者对夏口风光的感受。作者在梦中听到了莺啼猿啸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却让他感到忧虑和不安。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行客的关怀之情。 尾联“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表达了作者对新年风月的祝福和对远行客的关怀之情。作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月依旧美好,而远行客也能感受到这份关怀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夏口风光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行客的关怀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征行动的疑虑和担忧,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南征

    读音:nán zhēng

    繁体字:南徵

    英语:southward fight

    意思:
    1.南行。
    《易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楚辞离骚》:“

  • 夏口

    读音:xià kǒu

    繁体字:夏口

    造句: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